->新版数字校园     
山东省首批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全国供销社系统示范性高职院校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暑期三下乡 | 学院“梦遇夏乡”发展成就观察团开展“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革命精神”活动
作者:王欢欢 朱芳 谭礼   来源:学生工作处   编辑:张海玲   发稿时间:2023-09-07 16:59:43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近日,学院“梦遇夏乡”发展成就观察团到东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纪念馆里的思政课。
 
   东营垦利区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前身垦区是当时山东六大战略区之一清河区(后改为渤海区)党政机关所在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战略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稳固后方,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垦利区永安镇驻地是渤海垦区的中心,被誉为清河区的“小延安”。
 
   首日,观察团来到了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该馆位于垦利区永安镇,设有9个展厅、1个报告厅以及红色文化设施,拥有馆藏实物763件、布展图片584幅。一楼大厅为巨型铜质浮雕“垦区颂”,浮雕中央最突出的是为创建清河抗日根据地作出突出贡献的五位人物,浮雕上方展现了在艰难革命岁月里,垦区军民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一次次粉碎日伪军“扫荡”,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等场景,同学们深感震撼。二楼依序设置五个展厅,按照时间脉络,分别为奋举义旗,点燃清河平原抗日烽火;挥师北进,创建清河平原抗日根据地;艰苦奋斗,建设稳固大后方;同仇敌忾,夺取抗日战争胜利;无私奉献,迎接新中国诞生,生动再现了垦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党政军群的工作生活及垦区建设等情形。同学们通过纪念馆里一份份厚重的历史资料、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深刻体会了“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

\

\ 
   翌日,观察团来到了广饶县《共产党宣言》纪念馆,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共产党宣言》为主题的党史国史陈列馆,也是唯一以《共产党宣言》为主题的党性教育纪念馆。观察团成员心存敬畏走进馆内。展馆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共产党宣言》在世界、《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共产党宣言》在广饶。《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源头,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在中国传播得最早、最广泛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从讲解员处了解到,《共产党宣言》广饶藏本是全国仅存12本首版中文全译本之一,是唯一在农村党组织中传播、使用和保存的版本,是国家一级革命文物,被誉为“红色中华第一书”。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首版在上海问世,1926年,女共产党员刘雨辉将这本“宝书”从济南带到刘集,从此在欧洲工业社会条件下诞生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种子驻足中国北方农村,在刘集这片热土上落地生根。它的传播,点燃了齐鲁大地革命的火种,激发了鲁东北地区的抗日热情,指引山东省革命斗争不断走向胜利。

\ 
   在纪念馆里,同学们回顾了那段激情跌宕的峥嵘岁月,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里,无数中华儿女在《共产党宣言》思想的指引下,敢为人先、前仆后继,为实现革命理想,或血洒刑场、或命祭山河,以满腔热血与赤诚换来祖国的和平繁荣,英烈缅怀墙上他们的名字熠熠生辉,他们的事迹和贡献感染着我们。历史远去,精神永存,著作的纸张虽已泛黄,但是《共产党宣言》发出的真理之光却能穿越历史时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重温宣言,感悟初心,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

\

\ 
   最后,观察团成员参观了中共刘集党支部旧址,刘集党支部建立于1925年春,是我省乃至全国建立最早的农村党组织之一,刘集被当年革命先辈称为“小莫斯科”,旧址内按当时生活环境条件进行了复原,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为掩护地下革命工作而特制的掩饰门、地道等设施再现了当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及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上好“大思政课”,赓续红色基因。此次纪念馆里的思政课,以沉浸式的体验,带领学生们回到历史“深处”,来到历史“现场”,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使同学们了解了党的苦难与辉煌,树立崇高理想,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切身感受中国历史、中华文化的精神和力量,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上一篇:喜报!学院学子获2022年度“...            下一篇:学院智能会计与金融高水平专...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Baidu
map